梅子黄时,江南细雨绵绵。
行至屋檐下,遥望雾绕青山,风过白墙,雨入楼斜。撑一把油纸伞,穿过长长的、湿漉漉的青石板雨巷。来到外婆桥,驻足凝视那桥下的河水,像一块熨不平的绿绸缎,细细密密的遍布了雨点儿的涟漪。水面上,薄薄的水雾氤氲,将岸边垂柳的翠绿,梅子的青涩,枇杷的甜香,混成一种丰富的味道,揉进雨水里,浸入行人被打湿的衣襟里……被带进江南儿女的人间烟火中。
原来,烟雨江南并非夸张。梅子黄时,雨水尤为充沛细腻,古人云“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一点也不为过。梅雨季节的江南,一场漫长的细雨,悄悄捂熟了满山的惊喜。
笋尖钻出来,三五成群的结伴出游,忙着吸饱雨水,节节攀升成竹子。蘑菇呢,则更热闹了,一片一片,一群一群,黄的,白的,红的……栖息在树丛里,羞答答的撑开伞裙,像山间的芭蕾仙子。还有李子,梅子,枇杷,桃子……那结在枝头的各式水果,红的,黄的,青的,是山林与细雨的狂欢,他们赶着趟地涨红了脸,个挨个地挤着跟细雨互动。看,那些从枝头果尖滑落的雨滴,像珍珠,似玛瑙,颗颗敲打着地面,催促着果农去采摘。细雨绵绵,水汽朦胧间,山珍载满了农人的箩筐。
雨落黛瓦,水雾纱帘,倚窗听风,正是读书好时节。雨声潺潺,是阅读最好的伴奏曲。在一个雨季的午后,选一本席慕容诗集,独坐窗前,细细品读。在若有若无的雨声中,我沉溺在席慕容《雨中的了悟》:
如果雨之后还是雨/如果忧伤之后仍是忧伤/请让我从容面对这别离之后的别离/微笑的继续去寻找/一个不可能再出现的你。
席慕容的雨中心事,有遗憾,惋惜,也有和解,自洽。我想,她大概也是在一个寻常的午后,临窗听雨,任雨的纤纤细手拨弄着心中苦闷,眼见着绵绵细雨把晌午奏成黄昏。隐约间,我似乎还听出了雨的心事,点点滴滴,忐忐忑忑,凄凄切切,绵绵潇潇……
一场梅雨,将春拂成了夏。到底是春雨的遗憾,还是夏雨的庆幸?是春已逝的哀怨不舍,还是夏将到的跃跃欲试?听,那嘈嘈切切的急雨,淅淅沥沥的敲打着门窗,似乎在提醒着人们,梅熟蒂落,桃红李香,亦是个小小的收获之际。
待到雨季结束之时,鸟声更清脆了,蛙声更热闹了,虫鸣更嘈杂了,不用遗憾,也不用惋惜,江南烟雨的缈缈丝丝,青檐错落,灯笼高挂,乌篷船泊……都已固定成一帧帧美景,凝结成脑海中的一隅思念和回忆。
每年的梅子黄时,细雨绵绵,是一首诗,一幅画,雨意绵绵,情亦绵绵。我在雨中等一场收获,等枇杷压枝杏子肥,等桃枝碧,李子丹;我在雨中等一场邂逅,与诗人的心灵邂逅,与故人的三杯两盏淡酒邂逅……我会放下所有的矜持,撑着油纸伞,穿过青砖雨巷,在外婆桥头,等你。伴着朦胧的山,缱绻的水,绵绵的雨,为你沏一壶新茶,用茶汤的温暖,祛除旅途的疲惫。抬眼间,我会抱以泉水般清澈的笑容,让久违的温暖和你撞个满怀。
编辑:本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