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级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但在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各地教师队伍建设的步伐已明显滞后,满足不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师资源的需求。长此下去,势必成为整个教育发展的瓶颈,势必影响到政治、经济、社会科学持续发展。解决当前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教师编制和教师队伍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已是迫在眉捷,势在必行。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现有教师编制数远不能满足当前实际需要,中小学校临时用工现象普遍。
一方面,现有教师编制数基本上还是十多年前核定的,只有个别学校在近年进行了微调。近年来,在校学生数已有较大变化,并会持续增加,主要原因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和人口流动速度加快,外来务工人人员子女人数大量增加。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乡镇至少要规划一所中心幼儿园,而现实中存在教师编制数不能满足当前实际需要的情况。
另一方面,我省现在参照执行的是中编办、教育部、财政部2001年制定的编制标准,该标准未考虑农村教育实际,尤其是边远山区,地广人稀的实际,将城乡标准倒置。农村义务制教育学校,生源分散,教学点多,成班率低,寄宿制学生增多,教师的授课工作量(安排早、晚自习)和学生管理工作量加大,学校现有编制数即使超编,仍不能满足学校工作的基本要求。
再就是,由于人事制度改革落后,中小学校后勤工作难以实现社会化,这也是造成中小学校编制偏紧,师资不足的原因之一。
中小学校临时用工现象普遍。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不得已而为之。学校临时用工情况严重,一是给学校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二是有后遗症。现在我们很多学校临时用工时间很长,有的长达10余年,容易产生劳资纠纷。
(二)教师老龄化严重,年龄结构不合理。
教师总体上年龄偏大,教师退出机制不完善。体弱多病,长期请病假或处于病休状态的教师不少。
(三)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部分学科专业教师极度匮乏。
由于历史等原因,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小学、农村初中)专业结构不合理现象十分突出。基础学科如语文、数学大量超编,而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英语等专业教师严重缺乏。且由于这部分超编教师大多在早期由民办转公办,学历层次低,专业知识单一,且年龄偏大,无法通过转岗或在岗培训有效扭转这种不合理格局。按教育部要求,农村小学三年级以上都应开设英语课,开展英语教学,目前有的小学仍存在没有开设英语课的情况。学校教师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无法按国家课程设置要求开课设节,无法落实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有的农村初中,因缺乏甚至没有英语、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学科专业教师,学生学业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惊人,且差距越拉越大,耽误大批学生的前程,群众反响强烈。
(四)部分小学教师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教法陈旧,不能胜任当前教育教学工作。
经调查,有的小学教师不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这表现在既当不了班主任,也难以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教学质量差,这无不与教师知识结构老化,教学方法陈旧有关。
二、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中小学及学前教育教职工编制管理。
目前我省的中小学的编制管理主要是参照国办发[2001]74号《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员工编制标准的意见》文件精神执行的,教职工编制是根据不同教育层次不同地域,按照学生数的一定比例核定的,总编制是机构编制会同财政,教育部门共同核定,我们教育部门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按照班额、学生数等情况具体分配到各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城区中小学基本满足编制分配比例,而农村中小学校完全不适用这个过大的编制分配比例,我们又不可能因此而丢弃农村教育这块,虽然我们挤出编制配备但仍不能满足,故此导致“编制足,教师缺”的现状。要有效解决中小学、幼儿教师编制,一是要教师编制实行动态管理。要在编办核定的编制总额内,由教育部门按照具体情况分配到各校,编办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师编制实行总量控制、动态调整。二是按照编制管理的规定,考虑到地区差异大,可根据本地生源状况、经济和人口密度对配备标准进行调节。在编制核定的过程中,我们既要遵循政策,又要尊重事实,确实要考虑农村中小学的现状和实际困难,适当倾斜。三是后勤管理人员应逐步实行社会化,不再挤占教师编制。四是对外借教师要及时清回。
(二)建立教师补充的长效机制。
本着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原则,着力解决教师老年化问题,进一步完善新教师年补充机制。编制、人事、教育等部门要建立编内教师引进和补充的快捷通道,建立选聘、定向委培、特岗为主的教师补充的长效机制。政府每年要安排一定数量的进人指标,初中以上教师可通过招聘和特岗两条途径解决,每两年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的形式招聘一定数量的优秀师范类毕业生或者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非师范类毕业生,主要充实到中学教师队伍,配足配齐新课改所需要的各学科教师,逐步解决教师年龄、性别、来源、学历、专业等方面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小学教师就可以通过定向委培解决。每年争取免费师范生计划,挑选一批优秀学生进行专业培养。逐步配齐配足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英语等学科教师。面对教师的退休高峰期,要未雨绸缪,每年也要通过这三条途径招录一定数量的教师,作为储备教师,实行自然补员。
(三)确实解决好大病教师和能力弱教师的“出口”问题。
对于身患癌症、重性精神病等疾病的教职工,并且大多数年龄偏大,是不可能再走上讲台,但又占着编制,要对这批因健康原因确实无法工作的实行病退制度,及时空出编制。每三年在编制核定的过程中对大病教师进行一次清理。对能力弱,不能胜任工作的教师,可考虑转岗分流到后勤服务或公办幼儿园保育员岗位,这样既减少临时用工又充实学前教育力量。
(四)对学校布局合理调整。
把一些布局分散、生源少、教育教学质量差的村小(教学点)按照“相对集中,就近入学”的原则实行撤并,有效推进农村教育城市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公平教育。
编辑:本站编辑